大黄与制大黄

  • 时间:
  • 浏览:0

大黄与制大黄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大黄与制大黄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文章目录列表:

大黄与制大黄

2.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搭配

大黄的生和制及剂量问题。

据研究大黄经炒制后对其所含大黄蒽醌类衍生物均有影响,其泻下成分番泻甙及大黄酸明显减量,加热对鞣质影响较小,因此泻下作用减弱而收敛作用相对增强,现认为大黄所含的鞣质是降低肌酐、尿素氮的有效成分,由此可见,生大黄泻下作用强,制大黄泻下作用弱,在临床上患者大便不通畅者用生大黄;大便通畅者用制大黄。

大黄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制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正虚邪实证.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药用搭配

性味归经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

功效主治

1.攻积导滞用于胃肠实热积滞,腹胀腹满,大便秘结,甚至高热,神昏谵语,常配伍芒硝、枳实、厚朴,方如大承气汤;若里热实结而气血虚者,可配人参、当归等,方如黄龙汤;若热结伤阴,大肠燥结者,可配芒硝、生地、麦冬、玄参,方如增液承气汤;若阴寒冷积大肠,大便秘结,腹痛,手足不温,宜与附子、干姜、党参配伍,方如温脾汤;用于湿热积滞,久留肠胃,下痢脓血,泻痢不爽,常与黄连、芍药、木香、槟榔等配伍,方如芍药汤。

2.泻火解毒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常配黄芩、黄连,方如泻心汤;用于胃火上炎,牙龈及咽喉肿痛,常配伍石膏、知母、玄参、牛膝等;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常配伍菊花、栀子等;用于肠痈腹痛,常配芒硝、桃仁、丹皮;用于热毒疮痈、丹毒及烫火伤,常配野菊花、公英,既可内服,又可外敷。

3.活血化瘀用于瘀血经闭,常配伍当归、红花等,方如无积丸;用于产后瘀阻,常配伍桃仁、虫等,方如下瘀血汤;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伍桃仁、当归尾、穿山甲等,方如复元活血汤。

4.利尿退黄用于热淋,常配伍栀子、木通、车前子等,方如八正散;用于湿热黄疸,常配伍茵陈、栀子,方如茵陈蒿汤。

近年来,用本品配伍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或清热解毒药物,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均获得较好疗效。

用量用法3~12克,水煎服,入汤剂不宜久煎,可浸泡代茶饮。外用适量。泻下通便宜生用;酒炒善清上部热,且能活血;止血宜炒炭用。生用力猛,熟用力缓。

禁忌凡表证未罢,气虚血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滞者忌用。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哺乳期均当慎用。

按语大黄苦寒沉降,力猛善行,昔人以其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故号为将军。攻下通便,能荡涤肠中之积滞,泻火解毒,能消除炽盛之热毒,清除湿热而治黄疸愈淋证,活血祛瘀而通经闭消症瘕,研末外用则又为消肿痛愈烫伤之佳品。虽性属峻烈,实愈疾之良药。

服用大黄后,其 成分可从汗腺或小便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以出现 。另外,哺乳妇女服用后,婴儿吮食乳汁,可能引起腹泻。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大黄

 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锦纹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

 入药部分挖取根茎,切除茎叶、支根,刮去粗皮及顶芽,风干、烘干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用于泻下,不宜久煎),1~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调敷。

 注意事项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慎服。

大黄的配伍应用

 1、配芒硝,芒硝咸寒,软坚润燥,而泻下通便。二者相须为用,攻下之力增强。如《本草崇原》?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

 2、配枳实,一苦寒,一辛寒,二药相伍,泻下行气并举,相得益彰。泻下辅助行气,行气辅助泻下,如《医方集解》载:?去实热用大黄,无枳实不通。?

 3、配厚朴,厚朴辛苦温,辛能行气,苦能泄实满,温能化湿,合用可行气宽中,疏导肠胃,使中焦得舒,胃肠得畅,泻实除满。

 4、配附子,取附子辛热温里扶阳,二药相伍,大黄走泄,附子取其散寒,可温下寒实积滞。

今天关于“大黄与制大黄”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