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中药的名称以及药要的作用谢谢了
- 时间:
- 浏览:0
全部中药的名称以及药要的作用谢谢了
现在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全部中药的名称 以及药要的作用 谢谢了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有关于全部中药的名称 以及药要的作用 谢谢了的问题,我们开始谈谈吧。
文章目录列表:
全部中药的名称 以及药要的作用 谢谢了
2.什么叫引经药?它起到什么作用?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生姜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 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 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2.发散风热药
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 阳止泻。
淡豆豉 解表,除烦。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寒水石 清热泻火。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竹叶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 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热病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贯众 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蚤休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②治热毒疮疡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野菊花 清热解毒。
鱼腥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红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熊胆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③治热毒泻痢药
穿心莲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④治咽喉肿痛药
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4.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清热,凉血,解毒。
5.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
白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凉血退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1. 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
番泻叶 泻下导滞。
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2. 润下药
火麻仁 润肠通便。
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 峻下逐水药
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陆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祛风湿药
1.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
川乌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雷公藤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木瓜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2.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豨莶草 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3.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桑寄生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化湿药
藿香 化湿,解暑,止呕。
佩兰 化湿,解暑。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白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
1.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猪苓 利水渗湿。
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香加皮 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
2.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 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
关木通 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通草 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瞿麦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扁蓄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 清热利湿,止痒。
海金沙 利尿通淋。
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3.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杖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吴茱萸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高良姜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丁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理气药
橘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青皮 疏肝理气,消积化滞。
枳实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木香 行气止痛。
沉香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香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乌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荔枝核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香橼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柿蒂 降气止呃。
消食药
山楂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神曲 消食和胃。
麦芽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谷芽 消食健胃。
莱菔子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驱虫药
使君子 驱虫消积。
苦楝皮 杀虫,疗癣。
槟榔 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南瓜子 杀虫。
鹤草芽 杀虫。
雷丸 杀虫。
止血药
1.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火。
侧柏叶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苎麻根 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2. 化瘀止血药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蒲黄 化瘀止血,利尿。
3. 收敛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 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紫珠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榈炭 收敛止血。
4. 温经止血药
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化瘀药
1. 活血止痛药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 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姜黄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乳香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2. 活血调经药
丹参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牛膝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鸡血藤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3. 活血疗伤药
蟅虫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苏木 活血疗伤,祛瘀通经。
骨碎补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马钱子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血竭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
4. 破血消症药
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水蛭 破血逐瘀消症。
穿山甲 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1. 温化寒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禹白附 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白芥子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皂荚 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旋覆花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前 降气化痰。
2. 清化热痰药
前胡 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桔梗 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浙贝母 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瓜蒌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竹茹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竹沥 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 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海藻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昆布 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黄药子 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2.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苏子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
紫菀 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 润肺止咳化痰。
马兜铃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枇杷叶 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
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果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安神药
1. 重镇安神药
朱砂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磁石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
龙骨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琥珀 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2.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柏子仁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平肝息风药
1.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珍珠母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心安神。
牡蛎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赭石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刺蒺藜 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2.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牛黄 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藤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天麻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地龙 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
全蝎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僵蚕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开窍药
麝香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冰片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苏和香 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石菖蒲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蟾酥 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补虚药
1. 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 补气养阴, 清火生津。
党参 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 补气生津。
黄芪 补气生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白扁豆 健脾,化湿,消暑。
甘草 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2. 补阳药
鹿茸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巴戟天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 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
补骨脂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肉苁蓉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菟丝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 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蛤蚧 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冬虫夏草 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紫河车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3. 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熟地黄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白芍 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何首乌 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4. 补阴药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百合 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麦冬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天冬 养阴润燥,清火,生津。
石斛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黄精 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枸杞子 补肝肾,明目。
墨旱莲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女贞子 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鳖甲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收涩药
1. 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敛肺止汗。
浮小麦 敛汗,益气,除热。
糯稻根须 止虚汗,退虚热。
2. 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乌梅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五倍子 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诃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石榴皮 涩肠止泻,杀虫。
肉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禹余粮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3.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桑螵蛸 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 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金樱子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莲子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
芡实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涌吐药
常山 涌吐痰涎,截疟。
瓜蒂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矾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解毒,杀虫。
硫黄 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止痒;内服化痰、止血 止泻。
蛇床子 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大风子 攻毒杀虫,祛风燥湿。
土荆皮 杀虫止痒。
蜂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大蒜 解毒杀虫,消肿,止痢。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 拨毒化腐。
轻粉 攻毒,杀虫,敛疮。
砒石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铅丹 拔毒生肌,杀虫止痒。
炉甘石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生肌敛疮。
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只有些常用的,你参考吧。
什么叫引经药?它起到什么作用?
性味归经甘、辛,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解表透疹本品轻清升散,能宣肺经之邪,散肌腠之风,然疏风解表之力不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一般表证用之较少。取其升散之功,常用于麻疹透发不畅,伴有腹泻者或疹毒内恋陷下之时,常与葛根同用,方如升麻葛根汤。
2.清热解毒用于胃热化火,口渴,口臭,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溃烂,常配伍石膏、黄连、牛膝、石斛等;用于胃火上攻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常配伍山豆根、薄荷、牛蒡子、玄参等。
3.升举阳气用于气虚发热,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常配黄芪、党参、柴胡等,方如补中益气汤;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扰所致头痛,耳鸣,头面起核或红肿疼痛,常配伍苍术、荷叶等。
用量用法3~10克,煎汤或入丸散服。因本品升散力强,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升举阳气宜炙用,清热解毒、解表透疹宜生用。
禁忌阴虚火旺,麻疹已见点,肝阳上升,气逆不降等证,均忌用。
按语升麻主要有升举透发、清热解毒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较强,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其清热解毒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治胃火牙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治头面丹毒。
引经药引经,又称“引经报使”,是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而起向导作用。它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善用引经药,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改善疗效。
一、引经药的种类
有关文献记载的引经药分类较乱,认定也不 ,经整理可分为如下两类:一为按十二经记述,如手太阴肺经为桔梗、升麻、葱白、辛夷,手阳明大肠经为白芷、石膏,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足阳明胃经为白芷、石膏、葛根,手少阴心经为细辛、黄连,手太阳小肠经为木通、竹叶,足少阴肾经为肉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经为羌活,手厥阴心包络经为柴胡、丹皮,手少阳三焦经为连翘、柴胡,足厥阴肝经为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足少阳肝经为柴胡、青皮。二为按六经记述,如太阳经用羌活、防风、藁本,阳明经用升麻、葛根、白芷,少阳经用柴胡,太阴经用苍术,少阴经用独活,厥阴经用细辛、川芎、青皮。
二、引经药的功用
关于引经药的功用,前贤有许多精辟论述,而就临床运用来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火。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二)引药至病所一些引经药具有明显的作用趋向,可引导它药作用于病所。如补中益气汤,以升麻、柴胡为引,升提下陷之中气。清胃散中也以升麻引诸药清泻胃火。其它如川芎引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肉桂引火归元;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选牛膝、独活等,均为实践所得,已为医者习用。此外,治疗头痛时,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实亦寓引经之意,李中梓对此解释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在风寒湿固为正用,即虚与热亦假引经。”
好了,今天关于“全部中药的名称 以及药要的作用 谢谢了”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全部中药的名称 以及药要的作用 谢谢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